恶劣天气下坚持施工作业
镇村干部现场研究
饿了就着村民煮上的洋芋充饥
入户流转土地
天寒地冻暖暖手
近日,受凝冻天气影响,我县开始大范围降雪,气温降至零下。大地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街上行人稀少,都裹得厚厚的躲在火炉边或空调房里避寒。
而在这天寒地冻中,新站镇四兴村正在修建的13.5公里产业路上却一片繁忙,多台挖路机集中在一起,轰隆隆的正“啃”着此条公路建设中的一块硬骨头——一处全是石头的峭壁。几个干部围在一堆散发出浓烈烟雾的火堆旁取暖,全然不顾眼睛被熏得流泪,还不时搓搓手、跺跺脚,天上飘着的雪花和美丽的雪景,已让他们熟视无睹——他们在这个路段已经干了七天了,海拔高,天上飘的不是雨就是雪!
这条正在修建的通村公路被誉为是新站四兴村的“一路一带”,承担着连接四兴和农里两个村、覆盖四个组、带活带动规划建设中的全村万亩种植基地的重任。
四兴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根据该村实际,该镇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战中,明确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发展产业为抓手,旅游观光加种养为一体”的基本思路,建设特色产业,实现全村脱贫致富。
“要想富,先修路。”这一充满真理的俗话,验证了四兴村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去年该村才修通了一条18公里的油路,这只是主干道,更多通向组、寨、户的“毛细血管”还是空白。
“要实现四兴村脱贫致富这一愿景,必须疏通‘毛细血管’!”该镇党委书记梁水平、镇长李元生在实地调研后,不约而同想到了一处。
谈起容易、做起难!项目没争取上,预计毛路总投资80余万元由谁来融资或者垫资?
开药店富裕起来的新站人赵平与新站街上其他几位个体户了解到新站镇党委、政府在四兴村发展精品果园的思路后,毫不犹豫流转土地发展以石榴为主的经果园区,并揽下了修路的活,从今年1月1日起开工建设农里村大面坡组到四兴村铜锣井的公路。
“为在3月20前完成整个毛路修建,该镇党委、政府专门选派了十多名干部到施工现场蹲点,定点、定岗、定位、定人,吃住在工地,协调土地、解决群工矛盾。”陪同记者采访的镇人大主席毕叶言道。
“白天,干部们穿梭在公路现场,夜晚回到村办公室一起汇总情况,研究第二天的工作,直到很晚,才在村办公室临时铺设的简易床铺上打个盹儿。”负责该公路总调度的副镇长罗鹏言道:“每天回来,干部们身上都是湿漉漉的,全身都是泥巴。”
“有一天八岁多的娃儿打电话给我,电话里喊了一声爸爸就哭起了,娃儿近一个月没有看到过我了!”四兴村第一书记聂常跃,这个一米八左右的硬汉子,谈起家庭时,眼眶湿漉漉的。为了这条路能早日完工,他和其他干部一起,协调土地、测线路,已经将近一个月没有回家了,但看到初已成型的公路,他心里便感到欣慰和满足。”
“前些年,我们这儿没有路,到新站抬一根水泥电杆,要8个人花好几天时间,钱也要花好几千”,说起没路的辛酸,农里村中兴组70多岁的曾庆华很是感慨。“这回巴适了”,看着新修的这条路从他家门口通过,曾庆华很是兴奋:“这回有盼头啰!”
“路挖到哪儿,那儿的老百姓就免费给我们提供吃的。”施工队开挖机的工人小黄说:“这儿的群众都很热情,这段时间,杀年猪的老乡多,纷纷叫上我们去吃刨锅汤。”
测线时,四兴村四坪组的何继坤告诉测线人员,如果公路线路涉及占房占圈的,那占房就拆房、占圈就拆圈。虽然最后确定的线路没有涉及到何继坤的住房和猪圈,但他和其他村民一样,那种不计个人利益的行为,早已超出了对公路的渴望境界。
两个多月前,仍是这群干部,他们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晴天雨天,战斗、吃住在村里,通过日以继日的努力,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在四兴村建起了3500亩的果园和蔬菜园,让昔日撂荒的土地长出了嫩芽。
“2016年,石榴树就能长到一人多高,2017年,它就可以开花。石榴的花期有两到三个月,花期长,开花后很美观,我们想在旅游观光上做点文章。”看着新修的道路越来越长,赵平一伙人已开始长远规划了:“我们准备把2000亩石榴以开心农场的方式经营,让久居城市的人们在四兴石榴精品果园里体验种植、采摘,当果农的乐趣。”
处于四兴村“一路一带”上的六井坪生态养鸡场通过发酵床养殖生态鸡,再把鸡苗发放给农户饲养,并为他们提供技术、饲料等服务,然后把养殖成熟的鸡进行回收统一销售,一只鸡的生长周期为四个月,利润在8元至10元之间,能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该养殖场技术员杨方告诉记者,目前该养鸡场有放养林地800多亩,并准备在周边3年内发展50户农户年养殖五万羽,加上养殖场自身每年出栏7万羽,一年可出售的鸡在12万羽左右。
同样处于四兴村“一路一带”上的香树坝,正在修建一间年出栏1000头的养猪场,记者现场看到,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干着,预计春节后就可投入生产。
透过干部群众质朴的话语和修路的热情,记者已经感受到即将完工的这条路的作用:届时,“一路一带”上种植的蔬菜、经果及养殖的鸡、猪运输、销售将不再受交通的制约,四兴村交通与产业同步的打造,必将助力四兴村脱贫致富。(记者 张体旁)